我已经很久没有写过文章,更别说影评了,但是今天看了这部《听风者》后真是不吐不快。选择这部片子的原因是这部片放映频率比较高,在观影前对本片几乎没有期望,就是抱着勉强一看的心态,但是看下来还真是远超我的预料。对于这部电影我给出80分的高分,周迅以完美的表演获得100分,梁朝伟95分,王学兵范晓萱60分,编剧和导演30分。推荐程度:五星,强烈推荐去电影院观看!

在此之前我想说的是一些对于影评的个人看法:看电影需要的是带入故事情节去欣赏电影的态度,而不是为了单纯的吐槽。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好像只有把电影数落的一文不值才能体现出作者的价值,其实不管多么犀利的吐槽也不能显示出你观察的细致和高人一等的水平,只会让人觉得非常讨厌,就像乱咬人的疯狗方舟子一样。浮躁的作者们根本没有用心去仔细感受电影的美好,当然感受到的只能是令人厌恶的缺点和不足,其实看电影如同看人一样,不能只看缺点不看优点,如果只是为了挑毛病你大可不看电影。何必一味吐槽呢?

言归正传,正如我标题中所说,这是一部披着谍战外衣的文艺片,会令许多追求惊险刺激的谍战片爱好者失望。但是我本人非常喜欢这种氛围,纯粹的文艺片会非常枯燥,不知所云;而纯粹的谍战片会让你的心境跌宕起伏,很容易疲劳。看完这部电影只会留下一丝淡淡的忧伤。为了一位完美女特工的香消玉殒?或者为了没有结果的爱情?为了复仇男主角不惜自残那份说不清是爱情还是友情的东西?再或者是为了一生只能被记住代号的200?

对于周迅的表演,用两个字的评价就是完美,四个字的评价就是无懈可击,那份气质和表现实在是太惊艳了,即使是在各种复杂多变的场合:社交场合游刃有余的交际花、干净利落执行任务的特工,热情而又分寸把握极好的同事,在牌桌上(打业务麻将)完全掌控场面的女王,事情产生变数失去掌控的镇定机智,甚至最后倒在血泊中不甘的眼神。周迅的完美表演让我完全忽略了前半部分无聊的情节设置,只凭她一个人的表演就让我觉得这部电影物超所值。我已经找不出更多的褒奖之词来赞美她了,希望她能凭借这部电影中的女主角问鼎最佳女主角。

对于梁朝伟的表演,我给出95分,扣去的5分并不是因为演的不够好,而是角色设定的不如周迅的出彩。有人说梁朝伟前半部分表现的和轻松俏皮,而后半部分表现的又忽然很沉重,有些脱节。这么说的人我只能说你太缺乏社会经验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保护色,一个混混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插科打诨,胡搅蛮超,而当一个男人开始肩负责任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深沉起来。还有人说梁朝伟演的是个瞎子,那个疑似白内障的眼睛破坏了梁朝伟最勾人的眼睛,但是我觉得其实丝毫不受影响,刚从混混转变成工作人员的吊儿郎当,故意找周迅骂的贱笑,深请凝视老婆的微笑,开始肩负起责任来的坚毅果决,在周迅追悼会上的悲痛欲绝。这些加起来还不能弥补?另外别忘了,梁朝伟的眼睛也曾经复明过,可是复明后眼睛有什么用呢?就是记住了除老妈外对自己最重要的两个女人长什么样!这一下实在是能戳中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范晓萱一身干净素雅的打扮加上不过不失的表演,胜任这份角色实在是绰绰有余,而王学兵整场戏里根本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除了刚开始演富二代还有那么点意思,不过在周迅这过于强大的主角光环下,不平凡的人也会显得非常平凡。

再说说这部戏里的各种感情戏,周迅的爱情就如同她的身份一样是见不得光的,就像她的一生最后留下来的只有一个代码”200″,所有她只能把爱情深深的藏在心里,不可能有什么结果,特工说的每句话自己都不知道是真是假,甚至连她本身都不属于自己,只能奉献给党和国家,王学兵也是如此。梁朝伟和范晓萱饰演的那一对我觉得得是真心相爱的模范夫妻,真是相敬如宾,不离不弃。而梁朝伟和周迅之间最后剩下的与其说是爱情,倒不如说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友情。

整部电影的音效、拍摄都非常棒,各种文艺元素穿插交织,表现力非常到位,颇为赏心悦目。但是服装就很有些问题了,我必须承认周迅的服装不管是哪一身都非常美,具有强烈的时尚感,但是这些都是民国繁盛时的风格,让我不停的产生故事发生在民国的错觉,而故事实际的背景时间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另外,这部电影是香港导演执导,进行了刻意的去政治化,完全没有立场鲜明的阶级斗争和响亮的口号,很是缺乏对于那个时代的代入感。

另外,我给导演和编剧30分很大原因是因为情节上有很多重大的逻辑漏洞,我实在忍不住来吐槽一下:

1、有人见过5天就能学会摩斯密码的天才吗?你以为这是小学算术啊?

2、作为一个刚从事这个行业的新人居然用耳朵就能分辨出来发报的人是什么情况?这是人还是神!就算你听力超群这也需要非常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经验才能做到吧?

3、人确实在视力受损后听力就会有所增强,但是这个转换过程是不是也太快了一点?尼玛刚把眼睛弄瞎听力就又变成神级状态了?

4、作为假扮海关关长干女儿的周迅在牌桌上还轻飘飘的来一句”大家都是混口饭吃“,你的党性呢?你的组织觉悟呢?

5、都发现”重庆“是5个人其中之一了,为什么不一锅端了还非要确定具体人选才实施抓捕行动?阶级斗争是喊着玩的?别说那个时候,即使是现在也是先都抓起来然后再慢慢审!

6、作为实权在握的官二代,明知道对方很危险身边居然连个跟班都没有?不管你是为了摆谱还是保护自身安全,没有跟班实在是说不过去,而且周迅已经被任命为领导级别的“老鬼”了!以身犯险就算了,居然连个保护的人都没有。在自家的大本营还能被人随便杀掉?重庆们作案后居然轻易就走了?没有明岗执勤,最起码也得有暗哨保护吧!

7、甚至在最后有高级别领导参加的工商联大会上,居然能让闲杂人员随意带枪进入?警卫是干什么吃的?在确定5个人都是危险分子之后,居然还不实施严密监控和控制措施,甚至还差点让人进行自杀式爆炸袭击。

我就想问一句,尼玛这还是不是共产党统治的中国!?

另外我觉得整个情节的起承转合很有问题,我提供一种自己的改编内容:在梁朝伟知道周迅被杀害的消息后悲愤欲绝,痛哭之下居然让眼睛再次失明,随后用恢复的听力找出5个重庆,为周迅报仇雪恨,这样是不是更能体现出梁朝伟的一往情深?而且也杜绝了自毁双目的血淋淋的场景,毁坏了文艺片的唯美风格。

但这是一部文艺片,太较真就没有意思了,任何吐槽都可以用“推动剧情发展的需要”这个轻飘飘的理由进行解释。

能完成这么长的影评本身就已经是一项不错的成绩,至于写的怎么样,大家就凑合看吧。

About wzx0727

热爱哲学,了解政治,具备相当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从来鄙视马哲,也不是连什么是民主都不知道的“民主控“,无政府主义,多元主义。兴趣广泛:音乐器材,摄影,篮球,IT都略通皮毛。

2 Thoughts on “《听风者》——谍战的文艺片

  1. 牛肉干 on 2012年 8月 14日 at 17:40 said:

    逻辑神清晰,要写出so long 的影评看电影的时候是不是得做笔记啊….

    • wzx0727 on 2012年 8月 30日 at 23:56 said:

      哈哈,那倒是完全不用,会跟一起看的人讨论,所以我吐槽过的地方都记得比较清楚

wzx0727进行回复取消回复

Post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