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巧,在我准备看《让子弹飞》之前,我看了和菜头先生的《姜文那一哆嗦—《让子弹飞》观后》

实话,《让子弹飞》的笑点跟剧情、台词一样飞快,群众们笑得较为吃力,略微有些被拖着走。散场后,通过监听对话和观察面部表情,我那一场的观众应该觉得比 较满意,值回60元的票钱。但也绝不至于高潮迭起,不能自己。说这话的人以后看电影的时候先把自己身上的跳蛋给关了,不要误导群众。

之前在twitter上被捧为神作的《让子弹飞》一下子从云端陨落。我知道姜文一直是文艺小青年的最爱,而我等俗人明显是欣赏不了的,我看电影要么是为了放松、为了欢乐;要么就是像看《Matrix》那样领会所表达的深刻思想。因此拒绝欣赏太过于富有艺术气息的作品,我就是带着这样的偏见去看完了电影。

说实话在我第一遍看完电影之后,我甚至连写一点看法的兴趣都没有,就是这么一部让我觉得乱七八糟的电影:笑点不多,情节不合逻辑,结局无力。给我留下印象的不过是姜文自己明志的那句:不要跪着,要站着把钱挣了!还有的就是几个喜剧包袱:

“谁有钱挣谁的,当过县长吗?”

“你还能听出来谁吹的呢?得分时候,什么时候?那上面印着他名字的时候”

“小凤仙都不知道还当妓女,那可是名满京城、誉满全国的妓”

“我以为酒一口一口喝,路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太大了,容易扯着蛋”

“江湖本没有路,有了腿就有了路”、“师爷高、县长硬、黄老爷又高又硬!”

我开始回想为什么在我期望本来就不高的情况下仍然会觉得失望:

一、我没有看懂电影;

二、对电影定位有误,摆错了心态。

于是我找到了下载开始重新观看:让子弹飞part1 让子弹飞part2(下载完毕后解压即可)

然后去了装B圣地——豆瓣阅读了一些影评,我羞耻的发现果然没有看懂电影,姜文的电影里居然牵扯了如此多的政治暗喻,摘出一些:

那个8岁的孩子,暗指8年抗战,某人骗了钱,占了便宜,还非说那么大的一个孩子就是自己生的,可傻子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都乐不可支!

不是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七死了,偏偏选六儿死了,祭拜他第一个上来的是老四:六弟,四哥发誓替你报仇!

在县长夫人的葬礼上,六子的手势”6“型墓碑,夫人的”8“型墓碑,然后中间跳下来一个4筒,夫人墓碑旁边跳下来一个九筒,正好连在一起。

一成白银在你手,九成黄金在碉楼。暗指社会收入分配不公。

还有开头和结尾的马拉列车,暗喻马列主义。

现在我的想法变成了广电总局的人都是猪吗?这么和谐的电影怎么能通过,连“裆中央”都能想出来的人为什么会无动于衷,那只能说姜文高明了,我衷心的对姜文表示佩服,包着贺岁喜剧电影的外衣,拉来了葛大爷和发哥,抖着原创的包袱,即叫好又叫座,赚得钵满盆翻,当有关部门反应过来的时候应该已经下映了。姜文真的算是不要跪着,站着就把钱挣了。

看这部电影真的要让子弹飞一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至少是在看了第二遍之后才品出一点电影的味道来,有空就多看几遍吧。对了,唯一的小缺憾是周润发的表演,我觉得夸张又做作,如果是陈道明演,应该就能满分了。

About wzx0727

热爱哲学,了解政治,具备相当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从来鄙视马哲,也不是连什么是民主都不知道的“民主控“,无政府主义,多元主义。兴趣广泛:音乐器材,摄影,篮球,IT都略通皮毛。

7 Thoughts on “让子弹飞一会儿

  1. 消耗CPU :9: :8: :73: :63: :63: :63: :64: :64: :50: :34: :34: :35: :35: :36: :36: :37: :37: :38: :3: :3: :21: :21: :1: :1: :1: :16: :16: :15: :15: :14: :14: :14: :13: :13: :13:

  2. 我本以为至少看懂了最表层意思。回来看了影评才发现,根本就是连剧情都没看懂……
    思想的深度还是需要博闻与阅历。唉,差得远……

  3. 我还没看看哎~不过我倒是知道鬼子来了,姜文把中国人的劣根性真是剖析的可以~

wzx0727进行回复取消回复

Post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