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又到月末了,再不写篇文章一个月完成一篇文章的目标就要落空了。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我在网上发现李开复写了一本书叫做《微博:改变一切》:分享如何玩转微博,其中包括如何写好自我介绍、如何写好微博的140个字、如何增加微博的粉丝、最佳发微博的时间以及频率等。

我摘出其中一部分关于这本书访谈的内容:

问:为何说微博改变一切?

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因为微博是最好的1)传播平台:病毒式信誉转发=群众的智慧,2)打假辟谣平台:让真人真诚说真话,3)维权机制:让沉默的大多数转发关注带来力量,4)门户取代者,5)品牌塑造着:经过真实的人塑造的品牌是最有生命力,6)狗仔队观望台,7)最好的社交平台;我在这里交了很多朋友。

问:在校大学生应如何使用微博?

李开复:这是我跟我女儿说的:1)不要只是用微博来看八卦,社交、游戏。微博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而且让你只要点击”关注“就可以加一个老师。2)不要只潜水。这是沉默的大众发出声音的大好机会。甚至一个”转发“也是群众智慧的机制之一。3)学会好好写,学会沟通的技巧很有用,正面影响他人是神圣的事情。

问:微博究竟改变了什么?带来了什么?

李开复:我也被微博改变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什么是“给力”,谁是“苍井空”,当然还有宜黄血迁等),我交了很多朋友,我推广了很多理念(这本书,美国最新创新创业理念,创新工场模式文化)、知识、新闻,我与许多朋友交谈辩论。。。

问:怎样才能说服我的亲人朋友开通微博?

李开复: 建议你看看父母喜欢什么。比如他们喜欢李冰冰,你就可以说:“李冰冰每天在微博发言,还贴她一天的行程,最新的照片。她在微博回答粉丝问题和交流,还有可能送签名照片或其他礼物。。。” 让一个人上微博只需要一个理由,只要这个理由不是理论、大道理,而是针对性的、实际的,一分钟足够了。

作为一个微博的中度使用者,我对李开复是否有资格对微博发表评论甚至教别人使用微博提出质疑,以李开复在twitter上为例

从截图中大家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李开复先生膜拜者如云,已经达到了861452个followers(不比新浪,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量)。然后他只是非常具有选择性的follow了72个人,总共只发出了392条tweets,截止发文日期1月18日,李开复先生大概隔好几天才会发一条。李开复在上面的访谈中提到:不要只潜水。这是沉默的大众发出声音的大好机会。甚至一个”转发“也是群众智慧的机制之一。很显然这难于自圆其说。

也许大家会说,人家毕竟是名人嘛,发东西必须慎之又慎。再退一步说,亦或是twitter仍然小众,在中国远不如新浪微薄的影响力,李开复先生并没有以twitter作为主战场。

在新浪微博,他有303万+的粉丝,然后只关注了161个人,然后第二个微博控的标志表示李开复先生连续二十天发微博。

同样作为名人,我贴出徐小平先生的新浪微博

同样有微博控的标志,不同的是连续100天使用,远远大于20天,粉丝大概是其三分之一,但发出去的内容却是三倍之多。

对于有些不了解微博的朋友我顺便说一下,获得的关注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名气的影响(特别是新浪微博主打名人牌的情况),而对别人的关注却很大程度上表明你获得信息量的程度,而发出去的微博则表明你对信息量贡献的多少。

这样他怎么敢说自己是微博深度使用者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贵为创新工场CEO的李先生恐怕还没有搞明白微博的用途!也许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微博的理解,但是微博的设计初衷始于告诉别人“what are you doing? what are you thinking? what is happening?” 也许微博的功能得到了很多扩展,但是最重要的根本是作为一个优秀的信息共享平台这个核心属性并没有发生变化。李先生只是把新浪微博当做推广成功学的另一个战场

附上一个凝结很多人智慧的twitter新手使用指南(直接点击下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这本文档里的作者不乏twitter的真正深度使用者,但是没有人敢把话说得像李先生这么满:有网友问我的新书《微博改变一切》是写给谁看得?我回答:所有微博轻度用户(读完就会成为重度用户)、重度用户(高手切磋,读完看看谁厉害),想上微博的人(读完就知道如何玩转微博),还有不想上微博的人(读完就会知道自己错了)。

我并不是想借这篇文章攻击李开复,他只是想通过这本书告诉人们如何成功的使用微博。但是我必须质疑成功学,李开复只是我引出话题的途径之一。从《做最好的自己开始》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的宣扬成功学,这样的人还包括高安明、罗明、陈安之等。

一、什么是成功学

其实我完全说不上什么是成功学,援引一段维基百科关于传销的描述来侧面进行说明:

培訓、灌輸「成功學」。傳銷組織人或機構向新來者灌輸「洗腦」培訓。大場面的會場、組織保安嚴密,沒有介紹人一般人不能進入會場。動員和灌輸的方式類似於狂熱的宗教儀式,高呼口號、呼喊主要組織者名字,大陸只有「文革」時期紅衛兵見到毛澤東那種狂熱情緒。

我不能确切的说出成功学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但我这代人是深受其害,我知道最著名的人叫做卡耐基,从他以后就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了无数的成功学人才,中国从此跨入了全民成功的新时代

二、我成功了为什么要教给你?

这是最令我感到困惑的问题,难道因为传授成功学的都是雷锋吗?乔丹作为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他无疑是成功的,但他从来不教给任何人关于篮球的关键技术(普通的技术还是会通过训练营传授),甚至连他自己的儿子也不教。但另一方面他留下了足够多的录像资料,已经足够后人去研究了。如果真的有心,相信通过研究这些资料就足够找到技巧了,毕竟乔丹在比赛里面是十八般武器都使出来了,关键就看你找视频的本事了。

同样的道理,大部分人都是自私的,猫教老虎的时候尚且留了爬树的一招,我既然获得了成功,我为什么要把这些秘密告诉别人呢?如果大家都成功了,我的优势在哪里?

三、即使我愿意传授,你敢信吗?

同样的道理,作为成功人士,把我的技巧告诉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吗?没有,而坏处确是有不少。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他们并不需要你的感激,因为毫无用处,依靠帮助别人获得快感的毕竟是少数,郭明义算一个,但是我跟他不熟;他们乐于告诉你怎么“成功”,只是希望得到你口袋里的钞票。成功学人士大部分都是在讲放之四海皆准的大道理,他们从来不会告诉你其中关键性的技巧,你要是真相信根据这些东西能够成功,还不如相信天上掉下来一块钻石板砖把你砸晕。

四、就算成功学有用,适合每个人吗?

我觉得这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因为每个人受到的教育、接触的环境、人生的机遇都是完全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所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模式,不能简单的像唐骏写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那样,直接用Ctrl+C和Ctrl+V搞定一切,我不能否定其中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正如上文所说,成功人士并不会告诉你其中关键性的技巧。何况成功这个东西很多是需要机缘巧合和你的悟性。

五、成功学人士靠宣扬成功学发家致富。

回过头来不难发现这些人赚的是钵满盆翻,这时候你才恍然大悟,原来成功学是这个意思!他们用一场接一场极富有煽动力的演说和一本本富有蛊惑性的书籍不断的让听众洗脑,让你坚定不移的走上这条愚蠢的道路。是时候该醒醒了,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最后以罗永浩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对于“励志”二字,罗永浩却很不以为然:“它本来是个比较美好的词,但是现在人说起励志,就是教人怎么出名、怎么发财。”“老罗”很不客气地将励志书市场称为“成功学骗子们”的专属领地,并且这样总结如今大行其道的励志观:“鼓吹所有的小草都应该成为大树,所以一米六的矮个子都应该去NBA打球,所有的人都‘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所有的人‘只要没有成功,就是不努力’……”


About wzx0727

热爱哲学,了解政治,具备相当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从来鄙视马哲,也不是连什么是民主都不知道的“民主控“,无政府主义,多元主义。兴趣广泛:音乐器材,摄影,篮球,IT都略通皮毛。

4 Thoughts on “成功学成功了谁?

  1. Pingback: Tweets that mention 成功学成功了谁? -- Topsy.com

  2. 博主,兔年快乐!

  3. 我也很不喜欢励志学市场,并不适用于每个人,作为世间最伟大的个体——人,出生时我们有思考的能力,就应该应用他,用自己的经历和知识总结出适应自己生存和成功的方式,不然我们为什么要有能力思考,可是现在大部分都喜欢填鸭似的教育和速成的技巧,好像大家都没有时间去自己碰壁,自己总结。归根结底,我觉得还是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导致的~

    • 我觉得还是古代教人的办法好,干什么都讲究一个悟性和缘分。师傅把该掌握的都告诉徒弟,但是具体怎么做你自己去悟吧,能达到多大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wzx0727进行回复取消回复

Post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