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东方G班的20多天北京生活中我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进的思想观念是能够改变人生轨迹的,leaping depends on view。因为先进的思想观念相对来说能够更好的指导你的行动,而使人生能够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辉煌。在此感谢填空老师杜昶旭(传说中的perpetual杜,托福班叫forever杜) ,阅读老师陈虎平,词汇老师李建,作文老师修锐。

在 新东方的日子里我明白了为什么我总是不能成为一个文学青年,只能在写议论文的时候有所发挥,而在英文写作方面似乎要更加得心应手一些。英文是讲究逻辑的, 而中文是讲究意境的,它强调的是一种朦胧,是一种靠发散想象得到的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觉,其实意境本来就是个很抽象的词语。我一直是偏于理性的,而感性认 识似乎总是离我很远,虽然我一直试图使自己变得感性一些,但是最后发现其实努力都变成了浮云。所以还是作我自己吧,理性一些没什么坏处。

20天的G课,让我更加富有逻辑和理性,思维更加缜密,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思路感觉是前所未有的清晰和明确。所有G的老师都强调G是不涉及背景知识的,它是考察逻辑思维的。也许以后我骂人会说:“你这个没有逻辑的!”,哈哈,娱乐一下。

我最喜欢的是老杜,不仅是因为课上的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总是能带来很多思想方面的强烈冲击,他系统、具有针对性的阐述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方面, 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中西方的差异如此之大。其实最主要的差异在于思维逻辑习惯上,中国人是发散逻辑,而西方人是收敛逻辑。中国人富于联想,让老外去感受短短 几行字的唐诗表达出的意境那是不可能的,中文讲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西方的收敛逻辑讲究任何事情必有因果,比较像直线思维,“十五岁的小张今年十五岁,G填空教程是由本书编写组编写的”这才是G的真正逻辑。最重要的是他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G,G针对的是logical and knowledgeable native speaker。他的观点我特别同意:G不 应该上成英语课,而应该是思维逻辑训练课,逻辑思维是没法教的,只能引导大家去学习。老杜讲课也是切实按照这个思路,一道填空题可以展开得很宽,不仅注重 引导这种逻辑思路,而且扩大知识面,让我们对西方的了解更加深刻,虽然上课经常会发表一些“反党和政府”的言论,甚至讲一些“黄段子”,毒害了不少没有受 到社会污染的纯洁青年,但至少我记忆特别深刻,最后一节课他一直耿耿于怀被人举报……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