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东方G班的20多天北京生活中我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进的思想观念是能够改变人生轨迹的,leaping depends on view。因为先进的思想观念相对来说能够更好的指导你的行动,而使人生能够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辉煌。在此感谢填空老师杜昶旭(传说中的perpetual杜,托福班叫forever杜) ,阅读老师陈虎平,词汇老师李建,作文老师修锐。
在 新东方的日子里我明白了为什么我总是不能成为一个文学青年,只能在写议论文的时候有所发挥,而在英文写作方面似乎要更加得心应手一些。英文是讲究逻辑的, 而中文是讲究意境的,它强调的是一种朦胧,是一种靠发散想象得到的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觉,其实意境本来就是个很抽象的词语。我一直是偏于理性的,而感性认 识似乎总是离我很远,虽然我一直试图使自己变得感性一些,但是最后发现其实努力都变成了浮云。所以还是作我自己吧,理性一些没什么坏处。
20天的G课,让我更加富有逻辑和理性,思维更加缜密,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思路感觉是前所未有的清晰和明确。所有G的老师都强调G是不涉及背景知识的,它是考察逻辑思维的。也许以后我骂人会说:“你这个没有逻辑的!”,哈哈,娱乐一下。
我最喜欢的是老杜,不仅是因为课上的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总是能带来很多思想方面的强烈冲击,他系统、具有针对性的阐述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方面, 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中西方的差异如此之大。其实最主要的差异在于思维逻辑习惯上,中国人是发散逻辑,而西方人是收敛逻辑。中国人富于联想,让老外去感受短短 几行字的唐诗表达出的意境那是不可能的,中文讲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西方的收敛逻辑讲究任何事情必有因果,比较像直线思维,“十五岁的小张今年十五岁,G填空教程是由本书编写组编写的”这才是G的真正逻辑。最重要的是他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G,G针对的是logical and knowledgeable native speaker。他的观点我特别同意:G不 应该上成英语课,而应该是思维逻辑训练课,逻辑思维是没法教的,只能引导大家去学习。老杜讲课也是切实按照这个思路,一道填空题可以展开得很宽,不仅注重 引导这种逻辑思路,而且扩大知识面,让我们对西方的了解更加深刻,虽然上课经常会发表一些“反党和政府”的言论,甚至讲一些“黄段子”,毒害了不少没有受 到社会污染的纯洁青年,但至少我记忆特别深刻,最后一节课他一直耿耿于怀被人举报……
陈虎平老师其实更像是一个搞“传销”的老师,他讲课总是特别富于激情,他激动的告诉我们选择G是一个多么sensible 的choice,出去以后和在国内相比会如何的make a difference。他总是说:同学们,你们要集中突破,每天学习8-10个小时,坚持3-4个 月,每天只要这样的付出,你们就会取得多么巨大的成就。老杜说他是少数的几个能够把阅读真正讲清楚的老师,虽然不好发表什么评论,但至少我从他那里受益匪 浅,学到了如何真正的把握文章结构,如何分析文章。陈虎平老师是哲学博士(其实上课很少说起哲学),但是他不同于我们认知中的哲学,他强调哲学只有与真正 的具体科学(science,humanities or social science) 结合起来才有意义,他对政治,经济,生物都有深入的研究。从他那里我更确切地知道了为什么中国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为实际上中国是一个四不像 的社会制度;他抨击说其实马克思主义有很多错误,但是马克思仍然很伟大,因为他犯的错误很典型;而我们高中大学学习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其实都是斯大林搞出来 的很扯淡的一套完全没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东西,而邓小平理论才是切实适用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都是用英文写的,但不要去看中文翻译,学了G是要去阅读英文原著的,虽然那几本哲学书我翻译得很好,但那是我为了赚点钱,真正的思想看英文原著才能明白……对以上我观点我大部分都表示支持。
李建据说G是满分的,很好很强大,他是清华的核物理博士,第一次因为专业的关系没有出去,第二次不忍抛弃老板还是没出去,一位很富有戏剧性的老师。词汇老师留下的印象 主要是惊人的词汇量,在李建的课堂一道类比就能引出一堆庞大的词汇,仿佛在词海里游泳,随时有可能被活生生淹死。词汇课最深刻的体会就是累和崩溃,有挑战 极限的感觉,即使在此前我对红宝书已经下了不小的努力(虽然我对背红宝书不得要领),但是感觉付出和回报完全不成比例,太多的单词不认识了。我在新东方才 知道红宝书只是用来做类比反义和填空的,跟阅读和作文几乎没有关系,即使是填空关系也不大;把红宝书当做以前的单词背,完全是在做无用功,而在作文中用红 宝书词汇其实是有自杀的嫌疑,因为太难把握了。在以前学习的都是抽象词语,而G的单词是具体描述的,比如说old是老,其实特别不明确,详细一点是senior,aged,再具体就是decrepit,对具体词汇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运用自如。词汇方面其实没有多少技巧,记住才是硬道理。
我对当时为了说明G的类比思路而出的中文题印象特别深刻::
跑步:田径场
A.跳水:跳水馆 B.跳高:两米
C.吃饭:食堂 D.射击:射击场
E.骑车:环形车道
Post script:答对有奖,男生可以送女朋友,女生可以自己用,It seems attractive,right?学过G的就不要捣乱了……
修瑞是个外在冷静,内心狂野的人,这条他对自己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上课的内容不可谓不丰富,对内容的展开范围够广,对内容的分析也是很理性,而讲的段子 无时不刻不在显示出他的狂野,但是感觉在总结方面确实有所欠缺,听完感觉还是不得要领,好在他提供的内容还是足够丰富,自己可以体会。他经常讲一个题目举 出不少例子,对丰富illustration的 题材还是帮助很大。有一个关于是不是应该进行剧烈运动的(按照不同的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应该更加合理),他举例子说像林黛玉这样的,一边咳嗽一边吐 血,如果剧烈运动那就直接吐血了,其实林黛玉没事葬葬花就行了,最多还是一边咳嗽一边吐血……不知道是不是对我们的能力评估有问题,还是为了确保大家都能 听懂,他讲课几乎全是中文,我周围一圈人对此都是颇有微词,估计他是唯一一个印象比较不好的老师。但他似乎是去过国家最多的老师,经常会讲一下去其他地方 的所见所闻,感觉也还不错。如果他能够在讲课方面有所提高,肯定是很有前途的。
我对老师的看法就是好的老师有逻辑的老师是能够让你对所学科目充满信心,踌躇满志;而不好的老师没有逻辑的老师则是让你觉得前途一片灰暗,甚至去思考人为什 么要活在世界上这种深奥的哲学问题。无疑新东方老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是成功的,因为他们至少是有逻辑的,而且懂得去用讲段子的方式调动气氛,用广大人民群 众能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传授知识更容易被接受,这也就是新东方能够成功的原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