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黄艺博这个新闻的时候,最让我惊讶的并不是他两岁开始看新闻联播,七岁开始看《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而是那个令人惊艳的五道杠以及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已经发表过100多篇文章。说实话虽然我当了很多年的小学班长但是我连一道杠都没见过,只是到了看作文书的时候才知道少先队的最高级别是大队长的三道杠,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小学没有把精力放在这种乱七八糟的形式主义上。对于五道杠,全国少工委发表了声明,表示他们从来没有五条杠,这只是武汉少工委当地的一种“行为”,从制度上讲没有什么依据。而武汉少工委则表示,这是他们首创的一种体系。地方和中央态度不一致,当然以中央为准,那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黄艺博同学成了武汉市少工委“摸着石头过河”进行创新的牺牲品。

我说他是牺牲品,是因为他并不懂这个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而只是处在模仿——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他其实并不知道这样做或者那样做具体有什么意思,但是他蛋疼的做派和表情却会让很多人不爽,所以就莫名其妙成了众矢之的,被大家疯狂攻击。其实小朋友的心灵是很脆弱的,我不知道这个“当官”带来的阴影会是否会伴随他一生,因为在心理学上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小时候经历的影响。退一步讲,即使黄艺博同学的副总大队长没有被曝光,更没有受到人们的指责,他安然的度过了这个阶段,但是随之他就会很自然的形成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我很难想象等他长大一些受到挫折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这是非常不利于未来发展的,在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回到黄艺博的惊人事迹上:两岁开始看新闻联播,七岁开始看《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至今已发表过100篇文章。

对于前两条,我完全不担心这样会使他成为一个党棍。其实他根本不懂里面究竟在说什么,他只是看到了一个令人愉悦的童话故事。其实那些以为通过看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就能提高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的人无疑是极其幼稚和天真的,事实上只有你看懂了才会有作用。中国无数的人在看新闻联播,但是很多人只是看到了表面的歌功颂德,却没有看明白里面具体表达的意思。我可以很确定的说一个官员看新闻联播和老百姓看新闻联播所得到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甚至不同级别的官员看新闻联播所得到的内容也是完全不同的。 Read More →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更新我自己的博客了,原因比较复杂,有我最近很忙的因素,也有更新了wordpress3.1后tinymce出问题导致我无法正常编辑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我冲破了这些困难来完成我的更新。

我一直都不怎么看得起百度这个企业,甚至是它的企业文化,在我眼里,它就是同腾讯一样的山寨王。但是当我看到了百度商业产品部制作的一个视频叫做《盒子里的梦想》,我被震动了,彻底颠覆了曾经的看法。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有一样激动的泪流满面。

1983年出生的蕾蕾在收拾房间时找到一个盒子,里面有她四年级写下的纸条,希望能够在她人生10000天的时候,实现清单上的所有梦想——而此时此刻,是她人生度过的第9999天。  小学四年级女生的梦想虽多但并不复杂:变勇敢,变大美人,不赖床、自己做好吃的、得到一朵小红花、当老师、不挑食……伴随着电影《天使艾米丽》精灵般轻快俏皮的背景音乐,仿佛童话故事一样,梦想一一实现,目的只是告诉我们一个最最浅白的道理: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 Read More →

转眼间又到月末了,再不写篇文章一个月完成一篇文章的目标就要落空了。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我在网上发现李开复写了一本书叫做《微博:改变一切》:分享如何玩转微博,其中包括如何写好自我介绍、如何写好微博的140个字、如何增加微博的粉丝、最佳发微博的时间以及频率等。

我摘出其中一部分关于这本书访谈的内容:

问:为何说微博改变一切?

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因为微博是最好的1)传播平台:病毒式信誉转发=群众的智慧,2)打假辟谣平台:让真人真诚说真话,3)维权机制:让沉默的大多数转发关注带来力量,4)门户取代者,5)品牌塑造着:经过真实的人塑造的品牌是最有生命力,6)狗仔队观望台,7)最好的社交平台;我在这里交了很多朋友。

问:在校大学生应如何使用微博?

李开复:这是我跟我女儿说的:1)不要只是用微博来看八卦,社交、游戏。微博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而且让你只要点击”关注“就可以加一个老师。2)不要只潜水。这是沉默的大众发出声音的大好机会。甚至一个”转发“也是群众智慧的机制之一。3)学会好好写,学会沟通的技巧很有用,正面影响他人是神圣的事情。

问:微博究竟改变了什么?带来了什么?

李开复:我也被微博改变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什么是“给力”,谁是“苍井空”,当然还有宜黄血迁等),我交了很多朋友,我推广了很多理念(这本书,美国最新创新创业理念,创新工场模式文化)、知识、新闻,我与许多朋友交谈辩论。。。

问:怎样才能说服我的亲人朋友开通微博?

李开复: 建议你看看父母喜欢什么。比如他们喜欢李冰冰,你就可以说:“李冰冰每天在微博发言,还贴她一天的行程,最新的照片。她在微博回答粉丝问题和交流,还有可能送签名照片或其他礼物。。。” 让一个人上微博只需要一个理由,只要这个理由不是理论、大道理,而是针对性的、实际的,一分钟足够了。 Read More →

Nobel prize官方网站:The Nobel Peace Prize 2010 was awarded to Liu Xiaobo “for his long and non-violent struggle for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in China”.

感谢国家,感谢党,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出了中国大陆上第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粉碎了杨恒均之流污蔑中国政府永远培养不出诺贝尔得奖者的谣言。

当然这也没有超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的意料,他曾经在不久前一次讲话中说:中国十年内必出诺贝尔奖。但是没想到幸福来得如此突然,仍然被关在监狱中的异议人士刘晓波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在89·64后被关两年,又因为发表签署《08宪章》以”颠覆国家政权“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你没有看错,就是这样一位”屡教不改的”囚犯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你知道上一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坐牢人士是谁么?卡尔·冯·阿希厄茨基。那时他的国家谁在执政?希特勒。

Read More →

我最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博客究竟应该写些什么呢?大概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这是杞人忧天似的乱想,比如有人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么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是不是可以想写什么就些什么呢?

那么有必要回顾一下博客(blog)的起源,Jorn Barger于1997年12月17日创造了术语 “Weblog” (网络日志)。 而 “Weblog” 的缩写 “blog” 则是由Peter Merholz创造的。当时他开玩笑地将 “Weblog”在他的网志Peterme.com 的侧边栏变成词组 “we blog”。

那么可以注意到weblog其中包含有两个要素,一个是web,一个是log。作为log(记录)来说,那么自然是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是加入了web的成分就不能那么随意了,网络最主要的功能在于消息分享的即时性和多向性有必要考虑到日志不仅是写给自己看的,也是写给别人看的。

不妨再回顾一下web的发展史:

第一个阶段:web 1.0,即只能被动接受不能反馈的时代,以各个主流门户网站为主,只能接受其提供的消息。

Read More →

对于沸沸扬扬的69圣战,我想说相比起“圣战”这两个字眼,我更喜欢69。圣战这两个字在我脑海里首先反映的是一群受到洗脑,近乎于狂热的极端分子为了排除异端,或者捍卫XX东西所挑起的战争。我本来以为是一场针对韩国明星的斗争,但是在见到其口号“脑残不灭,圣战不休”时才恍然大悟,原来重点是针对90后小朋友的批评再教育。

事 实上在我大概了解了一下情况以后,发现确实如此,对于整个事情的概括,一言以蔽之:一个韩国组合Super Junior(以下简称SJ)放出消息来要免费赠送5000世博门票(实际只有500张),然后招来了过多粉丝,因为抢票发生了踩踏事件并与维护治安的武 警发生冲突。

这次斗争的两方都具有“圣战”描述的基本特征,一伙是被SJ迷得不知道自己是谁的狂热“脑残”;一伙是被煽动得热血沸腾的无知“愤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缺乏思考的能力,更遑论独立思考了,我非常反对盲目性的极端崇拜。对于90后的小朋友喜欢和崇拜什么样的明星我认为即使是父母也是没有权利去干涉的,而我们就更是没有资格去干涉了,但是你需要明白你喜欢的是他们的哪一方面:歌声?音乐?舞蹈或者其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句“我喜欢他们的一切”,这个桥段大约只适合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些狂热的粉丝已经迷失了自我,以为SJ唯我独尊,不能容忍任何批评,贬低甚至诋毁其他人物,试问以此做法你将天下英雄置于何处?这本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你喜欢什么是你的自由,但是,你却没有权利和资格去诋毁别人。

而 另外那些人被称作愤青,愤青是形容激进的民族主义者,由于相当多的海外信息来源,包括历史观、时事报道等等无法正常流通,愤青的信息接受面往往受到很大局 限,导致部分人无法发展正常的、全面的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这些人容易以讹传讹,并受到各种貌似主流,其实是扭曲偏差的激烈言论、虚构消息所左右,造成越 趋激烈、自我强化的怪圈。他们没有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喜欢上纲上线,将很多问题提高到民族大义的高度,特别是喜欢将爱国家和爱朝廷混为一谈。愤青对于此 次事件的气愤主要在于有些粉丝对武警有不文明行为,但别忘了他们首先是国家暴力机器中的一员,接着才是普通人。所以他们的正确感受应该是为维护国家的良好 形象感到骄傲,然后才是感到委屈。那么不知道这些愤青在激动什么?
愤青和脑残其实何其相似,他们缺乏自己的思想,容易被别人所蛊惑煽动。 那么回头来看这场闹剧,这个幕后推动的手最终将引向哪里呢?试想一下最在意SB会的是谁,自然是CCP了,认为这场踩踏事件“破坏了中国的良好形象”,几 个韩国戏子就把盛会搅得乱七八糟,这成何体统,自然要煽动愤青去攻击一下韩国棒子;加之一些80后的黑客童鞋看那些哈韩的小朋友不爽,顺便也教育一下,让 他们认识到只有中国好;嗯,其实最重要的是可以顺便转移一下公众的注意力,不要把目光都紧盯在深刻的社会矛盾上,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

促成我写成这篇文章的原因在于我的疼逊微博于开通两日后被无故“封锁”没有收到任何通知和警告的情况下无法登陆,但是其他人仍然可以登陆我的页面。以及福建福州市马尾县骇人听闻的“三网友诬告案”做出了判决。

只得请求朋友给发来张“遗像”以作留念

本人千辛万苦求得一枚邀请码后于4月13日中午12点左右开通腾讯微博,4月15日下午3点20左右先被无故禁言,后就出现如上图 所示的“系统繁忙,请稍后再试”的字样。腾讯的微博客们展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在短短两天内我的听众达到了400人,为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正如XX所说“如果哪天能做到‘一言不合,一拍两散’,而不是‘一言不合,将你屏蔽’,那么我们就取得了真正的进步”! Read More →

有句话说,如果只看新闻联播,你会觉得你生活在世界上最美好的国家中,公仆日以继夜的为人民的福祉操劳着,而社会一派和谐,道不拾遗。可如果你整天看Twitter之类的社会媒体,你会觉得这个社会没救了,到处都是阴暗和邪恶,真理永远得不到伸张。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你只能在两者中选择一个,你会选择谁?这个问题很真实,如果你来自国内,你甚至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GFW已经替你做好选择了。不过还是假设我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你会选谁?

说起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最近接二连三的校园屠杀案,好像是被人为集中在一起发生的。其实不止是这一次,如果你注意一下中国社会的现象,不仅仅是犯罪,但我暂时想不出一个好的例子:(它们通常都是井喷式的突然爆发,而不是平均分布在一个时间段上。警方并没有类似的交代,不过媒体报道的作用至少看上去是提醒了更多找不到债主的人一个可能的发泄方式。在针对可能会诱发效仿者的新闻事件中,媒体应该用何种方式应对,新闻联播和Twitter给了我们两种不同的道路。

新闻联播式的审查背后是由一种“无知即力量”的逻辑引导的。当然,客观上,种种社会问题,包括新闻联播更需要审查“群体事件”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对于群体事件来说,消息的传播几乎是挡不住的。一个罪案通常只会涉及几个人,阻碍消息传播的努力还可以理解;可当一个城市的人都上街了,谁还觉得消息可以掩盖住,那就是幼稚了。 Read More →

在开始更多的讨论之前,请容许我先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父母,是他们让我有写这篇文章的机会。

从山西的假地震,到赵本山春晚小品被指责调侃寡妇,再到所谓的几个80后副科级干部受到广泛质疑,再远的关于臭名昭著的所谓“砖家叫兽”我就不说了,民众对待这几件事情的态度无一不显示出独立思考能力的极度匮乏。以至于我突然明白了CCAV的存在价值,要是没有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个社会早就乱成不知道什么样子了。对于言论自由和舆论导向将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详细阐述我的观点。

先不说深层次的是否应该迷信权威,就是在表面层次的人云亦云就值得商榷,不可否认,中国向来推崇的是“一致性”,正所谓“法不责众”,在天朝,大家不妨回忆一下,家长最怕听到的是否莫过于“你的孩子怎么和别人不一样?”

曾几何时,电视广播和报刊作为民众获取信息新闻的仅有途径,有党性的保证和CCP宣传部的强力监管,自然是说什么信什么,无可厚非。但是到了现在的web2.0时代,民众成为了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独立思考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素质和技能。

对于独立思考(critical thinking,而不是independent thinking)其实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批判性思维,可以参考下面维基百科的定义: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包括思维过程中洞察分析评估的过程。它包括为了得到肯定的判断所进行的可能为有形的或者无形的思维反应过程,并使科学的根据和日常的常识相一致。其中的“批判性”(critical)具有不适用于特定情况的否定性含义。尽管“分析性思维”(analytical thinking)看起来更精确的表达了这种含义,但是相对来说,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除了含有分析的思想之外,还显然含有综合评估重建等思想。

批判性思维者从所有的意识方面收集材料:口头或书面表达、想法观察经验推理。批判性思维以智力上的标准为基础,这些智力标准不仅包括素材分类,也包括清晰可靠精确准确中肯深度宽度逻辑重要性以及公平
通过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理性地看待和解决问题。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