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碰到了不少人都纠结于想买新的智能手机是应该选择android还是选择iphone,正好我手里有一台HTC Incredible S(android 2.3.5+HTC Sense 3.5)和一台iphone 4(iOS5.0.1,已越狱),奉上我的使用感受供各位参考。

一、对比机型介绍

HTC Incredible S(G11)是2011年推出的,配置为:4寸SLCD,分辨率为800*480,CPU是1G,RAM是768M,ROM是1.1G,后置800W像素摄像头,LED双补光灯,前置130万像素摄像头。自带的版本为Android 2.3.3+HTC Sense 2.1,经过硬解,刷机升级到Android2.3.5+HTC Sense 3.5

P.S. HTC Sense是HTC针对android重新设计的智能手机触控接口(UI),也就是对android的原生界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重新设计。我一向认为Android原生界面设计的很烂,更不要提各种国产的阉割版,HTC sense版的才是我心目中的Android。

以下提到的Android均指代Android with HTC Sense.

iphone4就不用我多做介绍了,我主要是升级了iOS5.0.1,并进行了不完美的越狱。 Read More →

首先庆祝我的博客满血满状态重新复活。

原来的空间到期,然后买了新的空间开始搬家,但是一直工作不正常,进过一个月坚持不懈的研究,终于发现了问题出在数据库,然后经过替代查找,最终发现了是wp_option损坏,然后又是各种折腾终于把博客恢复原样。(数据库损坏导致wordpress不能用的朋友可以参考)。

接下来我会继续坚持更新我的博客,并加快更新速度,因为这是一件我认为很有意义的事情。

然后谈谈我的近况:在环保局工作的很悠闲,基本上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这种舒适随意的生活真是我所向往的,我有足够多的时间完成以前因为时间或者精力不足而搁浅的各种梦想。然后公务员的考试通过了笔试,正在耐心的等待面试,面试一向是我擅长的,虽然心态很轻松,但是等待的过程毕竟还是有点煎熬。其他一切顺利!

最后推荐一款Android专用的背单词软件:地铁背单词,是我见过最棒的背单词软件,现在有六个版本(四级、六级、考研、雅思、托福、GRE),差不多背完一个list完成就正好是短途公交车或者地铁到站的时间,背诵的过程总共分四轮:

 

Round 1:显示单词和释义,初步记忆;

Round 2:显示单词,从两个释义中选择正确的;

Round 3:显示单词,从四个释义中选择正确的;

Round 4:显示单词,从六个释义中选择正确的;

不同的释义是在同一个list里其他单词的,对于做错的单词会不断重复出现直到你记住为止,效果很好。更犀利的是这款软件还深刻研究了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第二天背单词的时候会提示你复习昨天背过的单词。强烈推荐!喜欢学习的朋友不妨试试。

多年以来,中国官方主导的反腐败风暴似乎一次比一次猛烈,但落马贪官的数量与贪腐金额却有增无减,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困惑的问题。今天不打算讨论纪委受到党委领导而没有独立性的问题,而是要从中国的古代文化中挖掘深层次的原因。中国的官场文化同中国的文化一样源远流长,通过阅读一篇历史文献,或许我们可以以小见大,一睹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篇记载中国古人探讨如何通过有意纵容各级官员贪污腐败,来换取其对统治者的忠诚,进而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文章。宇文泰是北周开国的奠基者。当他模仿曹操,作北魏的丞相而“挟天子令诸侯”之时,遇到了可与诸葛亮和王猛齐名的苏绰。宇文泰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二人密谈了三日三夜。留下了这样一篇极具现实意义与可操作性的不朽答问之作。

宇文泰问曰:国何以立?

苏绰曰;用官。

问:何以用?

曰:用贪官,弃贪官。

问:贪官何以用?

曰:为君者,以臣工之忠为大。臣忠则君安,君安则国安。然无利则臣不忠,官多财寡,奈何?

曰:奈何?

曰:予其权,以权谋利,官必喜。

问:善。虽然,官得其利,寡人何所得? Read More →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不受制约的权利,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请允许我用一个如此狗血的句子作为文章的开始,这次高铁的特大事故让我们再次见识了其可怕。法国著名哲学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爱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权力滥用的办法,就是用权力约束权力,权力不受约束必然产生腐败。

一、畸形的铁道部——国中之国

铁道部是一个畸形的”国中之国“,政企不分,官商一体,没有相应的监管,甚至还有自己的公检法,真可谓是“针扎不进,水泼不入”。有句俗话说”先枪毙,后审判,绝对没有冤假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铁道部的混乱,民航尚且只是国务院下属的一个总局,铁道居然就成了国务院组成的一个部门,千万不要小看这里的差别,实际的地位悬殊是巨大的。比如这次事故后,铁道部居然作为联合调查组的成员检查自己的问题,匪夷所思。

铁道部匪夷所思的事情还有很多:

铁道部居然可以让驾驶员十天学会德国人三个月才能学会的高铁列车驾驶技术,居然就可以随意将事故原因归咎于雷击,居然就可以无视幸存者的死活直接掩埋车厢,居然就可以无视家属直接火化尸体,居然就可以无视实际死亡人数随意编造……

记者:在你们宣布没生命体征、开始拆解车厢时,为什么又发现一个活着的女孩?铁道部发言人:这只是一个奇迹。记者:那你们做的决策是不是错了?为什么说没人活着又发现呢?发言人:我只能说,它就是发生了。记者:我想打他!

更多关于事故的疑问请参看文章《追上死亡的动车和被隐秘的真相Read More →

也许你已经习惯了用140个字甚至更短的微博或者状态来表达自己以及了解别人,甚至这是你日常中使用最长的文字,这一信息高速时代的行为不仅使思想趋于碎片化,更是使大家丧失了完整表达的能力。也许你有这样的感慨:写一句话很容易,写一段话有些难,写一篇话就是真的难,写一篇完全原创的话更是难上加难。把一块完整的玻璃随意的敲碎成碎片太简单了,但把这些碎片粘成一块完整的玻璃就非常困难,更遑论要让玻璃平整没有残缺。

我一直认为:博客的目的是让思想能够系统全面完整的表达,经过沉淀的思想才是有价值的东西。

一、为什么要写博客?

我认为的原因包括:

1、能够对所思所想进行梳理和归纳,使思想得到沉淀;

2、能够锻炼书面表达能力:使自己的思想能够清楚,准确,全面的得到表达;

3、锻炼逻辑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使文章富有条理和依据,更容易被读者所理解和信服。

博客的主体是人的思想,而不是内容。信息是免费的,价值输出和思考是无价的,一篇有思想的博客能够使读者有所收获,而不仅仅是看完了一篇无关紧要的文章在我RSS订阅的博客里,我最喜欢看的是进行价值观输出的个人博客,不是新闻,也不是只写新闻的博客。正所谓“文以载道”,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思想,那么要完成一篇文章必须对思想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归纳。

也许你有过和我一样的经历:看到朋友写的文章兴致勃勃想去写点评论,却发现无从着手:因为费尽心思始终揣摩不出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不能切中要害的评论起不到思想交流的作用——不如不写,但是不写评论却又对不起朋友,这种两难的尴尬境地很可能是缘于文章的表达存在问题或者逻辑混乱。没有多少人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去琢磨在字里行间隐藏的意思,除非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退一步讲,即使有的人愿意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分析,对于一副图画尚且不同人观察的重点并不一致,正如一千个人阅读《哈姆雷特》而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感觉,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让读者一目了然不好吗?

我认为写作和逻辑能力优秀的标准是:条理清晰、事理明确、总结到位。写作和逻辑思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一种经过锻炼而获得的能力。我认为是非常重要但很难培养的能力,因为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从来没有系统的培训,但在生活以及工作的方方面面却非常有用。我自己有一些体会却不知道如何教给别人,参与辩论和写作富有条理和依据的文章可能是不错的方法

所以我认为写博客有助于沉淀思想锻炼写作以及逻辑思维。想要进步就开始写博客吧! Read More →

 

三峡是不是个好大坝我不知道,但是它最近引起了很多非议。本来作为一项伟大的政绩工程一直都是褒过于贬的,即使它的建立需要进行上百万的移民;即使它的建成破坏了美好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即使它的发电能力没有达到号称的“能照亮半边中国”而只能照亮三峡旁边;即使它的抗洪能力从能抵抗万年一遇下降到十年一遇的也抵不了。但很不巧的是今年春天赶上了长江中下游大旱,缺水情况严重,大坝下游的城市已经无法容纳经常驻港的远洋船只。于是民众怨声载道,组织面临的形势严峻,然后再往前一追溯,似乎建了三峡大坝就是各种灾害,麻烦事不断,即使在十年前的人民代表赞成大会上也只有三分之二的人认为可行,是建国以来支持率最低的议案

组织认为:

一、三峡大坝的后遗症很严重,必须正面积极解决、不能逃避,得有人承担相关政治责任;

二、三峡是上届政府建的,与本届政府无关,本届政府在三峡问题已经做了大量工作。

三、主导工程的那一代领导人要么已经就木,要么已经式微,是当替罪羊的不二人选;

四、十八大快要召开,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向某些人施压获取政治筹码的好机会(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但是党中央并不总是紧密团结在总书记周围)。 Read More →

听到黄艺博这个新闻的时候,最让我惊讶的并不是他两岁开始看新闻联播,七岁开始看《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而是那个令人惊艳的五道杠以及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已经发表过100多篇文章。说实话虽然我当了很多年的小学班长但是我连一道杠都没见过,只是到了看作文书的时候才知道少先队的最高级别是大队长的三道杠,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小学没有把精力放在这种乱七八糟的形式主义上。对于五道杠,全国少工委发表了声明,表示他们从来没有五条杠,这只是武汉少工委当地的一种“行为”,从制度上讲没有什么依据。而武汉少工委则表示,这是他们首创的一种体系。地方和中央态度不一致,当然以中央为准,那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黄艺博同学成了武汉市少工委“摸着石头过河”进行创新的牺牲品。

我说他是牺牲品,是因为他并不懂这个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而只是处在模仿——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他其实并不知道这样做或者那样做具体有什么意思,但是他蛋疼的做派和表情却会让很多人不爽,所以就莫名其妙成了众矢之的,被大家疯狂攻击。其实小朋友的心灵是很脆弱的,我不知道这个“当官”带来的阴影会是否会伴随他一生,因为在心理学上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小时候经历的影响。退一步讲,即使黄艺博同学的副总大队长没有被曝光,更没有受到人们的指责,他安然的度过了这个阶段,但是随之他就会很自然的形成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我很难想象等他长大一些受到挫折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这是非常不利于未来发展的,在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回到黄艺博的惊人事迹上:两岁开始看新闻联播,七岁开始看《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至今已发表过100篇文章。

对于前两条,我完全不担心这样会使他成为一个党棍。其实他根本不懂里面究竟在说什么,他只是看到了一个令人愉悦的童话故事。其实那些以为通过看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就能提高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的人无疑是极其幼稚和天真的,事实上只有你看懂了才会有作用。中国无数的人在看新闻联播,但是很多人只是看到了表面的歌功颂德,却没有看明白里面具体表达的意思。我可以很确定的说一个官员看新闻联播和老百姓看新闻联播所得到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甚至不同级别的官员看新闻联播所得到的内容也是完全不同的。 Read More →

 

二、如何拍摄照片

 

这本来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我只是写出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请各位挑选有用的部分选择性阅读。

什么是摄影?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其实我认为最贴切的定义是:摄影是光和影的艺术。

想要拍出满意的照片,那么必须知道能够影响到其的因素,有人说摄影的三要素是:光圈、快门、焦距;也有人说摄影的三要素是:主题、主体和减法。

我认为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应该是:镜头、用光、构图。

大家也许曾经看到过一篇对摄影境界进行描述的文章(我曾经在人人网上分享过):

三流的摄影玩器材;

二流的摄影玩技术;

一流的摄影玩思想。

其实我前面说的三要素就基本上分别对应器材、技术和思想。而我举例所提到的则分别是技术的三要素(光圈、快门、焦距)和思想的三要素(主题、主体、减法)。那么也就是说想要拍出优秀的照片那么必须有合适的镜头,用光的技巧和犀利的构图

我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提到摄影其实是光和影的艺术,我们只有知道如何正确的使用光和影,才能得到好照片,两者缺一不可。想必作为最基本知识的顺光、侧光、逆光大家都知道了,但是我想在这里指出:

1、不要总是试图使用顺光,顺光并不是最理想的方式,比如在正午最强光的时候拍摄人像乃是大忌;

2、不妨多熟悉和加强对于侧光的运用,主要优点是具有很强的层次感,应当作为最常用的方式;

3、逆光是非常富有艺术表现力的手法,它主要在于表现轮廓,所以更强调对于影的运用。 Read More →

这是一篇攒了很久但是没有写出来的东西,本来我并不打算把这些经验拿出来与所有人分享。但是不免接触到很多人拿着各种高档相机却并没有享受到摄影的乐趣,我决定告诉大家一些真相并纠正常见的误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拍出的照片好看,可事实却并不总是如意,我还是决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如何选购相机

享受摄影的乐趣首先必须选择装备。简单来说,相机可以分为两类,即DC和单反,他们的分类方式是根据取景模式不同(单反是通过取景器做到所见即所拍,而DC是用LCD液晶屏),而实际上单反在这点上并不占优势,而它们的根本差别主要在于

1、感光材料CCD的面积不同,意味着即使是在高ISO感光度的情况下,噪点的控制情况仍然能够很好的控制。换句话说就在没有噪点的干扰下,更容易实现真实的还原。这是一个厂家不喜欢标示却非常重要的值,CCD面积越大,成像质量越好。

2、可更换镜头。可更换镜头意味着能够满足各种各样的拍摄要求,而且在镜头指标上普通相机也无法达到单反镜头的高度。

3、单反对于照片的存储内容更丰富,给用户提供了丰富的调整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拿到单反结果发现自己照出来的照片还不如普通DC,因为单反的照片需要经过PhotoShop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的必要步骤也就是说你完成拍照并经过后期处理才算是完整的一次拍摄而DC一般都会自动进行简单的优化处理,但是后期可调整的范围很小。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