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常常惊讶于中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公司能够“设计”出各式各样的网页浏览器,样式非常繁多:傲游(maxthon)、世界之窗、搜狗浏览器、360浏览器、腾讯TT……我不想举出更多的例子了但很不幸的是我们缺乏底层或者说是原始创新,这些都是基于IE的再加工,是的,他们全都是在IE的基础上略作修改而已,就像我国的科学论文一样。当IE彻底崩溃的时候,你会惊讶的发现这些浏览器都不能用了。

我是一个什么都愿意尝试一下的人,所以我安装了各种各样的浏览器(当然不包括IE的这些再开发产品)

它们是IE(微软出品)、firefox(mozila出品)、chrome(google出品)、safari(apple出品)、opera,当然是各有优劣,我不喜欢做对比评测之类的,我将会对我认为不错的浏览器进行推荐: Read More →

段子:问英语老师英语“山寨”怎么说,老师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幽幽地转过头来,一顿一顿地说道:Made in China

疼逊作为中国的山寨之王成为了“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20强”,而疼逊的主打IM产品QQ已经是进入千家万户,QQ在线用户数已经突破了1亿,这个概念表示着凡是在使用互联网的人大部分都在使用QQ,那么问题是看了以下这些内容,这只企鹅你以后还敢用吗?

最近的一起新闻是关于《广东杀警悍匪胡益华家庭优越,曾是后备村干部》,仅摘取有关QQ监控的内容!讽刺的是,腾讯网也敢自曝家丑。

三个月借款十余万 警方疑其参与赌博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胡益华走上了今天这条不归路?连他的父母也找不到明晰的答案。只是有 一点回想起来,今年3月后,儿子似乎很需要钱。

“以前开鞋店的时候,会主动给我们打电话,去广东进货也会跟我们说。可是今年以来,很 少接到他的电话。给他打电话,他都说在杭州,准备开装潢公司。”胡父说:“从今年3月份开始,他先向我们借了4万元,又向他姐姐借了4万元。后来我们还向 别人借了3万元给他。他说要开公司,需要资本。我们相信他的。他从来不会乱花钱。”就这样,接连三个月内,儿子连借11万元。

胡益华 最后一次回家是6月1日,而他回来的目的,还是为了筹钱。

胡益华最后一次和家里通电话是6月23日,“我们给他打过电话,想让他回来 参加村里七一党员会议。但他说忙,在杭州搞公司,等空点了再回来。”而往年这个会,胡益华都是必到的。

记者从金华警方了解到,当办案民警监控他的QQ时发现,他QQ上线但却从来不聊天,而是经常上一些赌博在线的网 站。不过,他们从犯罪心理上分析,怀疑胡益华可能身染网络赌博恶习,最后没有把握好自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Read More →

我最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博客究竟应该写些什么呢?大概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这是杞人忧天似的乱想,比如有人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么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是不是可以想写什么就些什么呢?

那么有必要回顾一下博客(blog)的起源,Jorn Barger于1997年12月17日创造了术语 “Weblog” (网络日志)。 而 “Weblog” 的缩写 “blog” 则是由Peter Merholz创造的。当时他开玩笑地将 “Weblog”在他的网志Peterme.com 的侧边栏变成词组 “we blog”。

那么可以注意到weblog其中包含有两个要素,一个是web,一个是log。作为log(记录)来说,那么自然是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是加入了web的成分就不能那么随意了,网络最主要的功能在于消息分享的即时性和多向性有必要考虑到日志不仅是写给自己看的,也是写给别人看的。

不妨再回顾一下web的发展史:

第一个阶段:web 1.0,即只能被动接受不能反馈的时代,以各个主流门户网站为主,只能接受其提供的消息。

Read More →

窃以为年轻应如骏马之于草原,雄鹰之于天空,勇敢去闯荡,积攒人生阅历。年轻人不应该太多地回忆往事,这样容易沉缅于过去,我们现在还没有回忆的资格。而应该等到了儿孙绕膝之时,回顾一生所经历之种种,自然别有一番滋味。

本以为经过这么多年心灵的洗礼,已经能够做到淡然处之,将分离的惆怅与悲伤默默的藏在心里,面临毕业的分别,我并不希望以悲伤作为主旋律,因为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独立的,当我们发生交集的时候应当感到庆幸和愉悦,就如同佛家所云:百年修得同船渡。但并不该因为分离而感到沮丧,现在的分离只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相聚。相逢因有缘,且行且珍惜,我刻意不去送那些知交好友们,但是当他们离去心还是莫名地痛一下,久违的空虚和失落又出现了,就像小时候家里面很多客人,忽然一下全部告别空空落落的情景。

当此毕业时刻,很多人都产生了错觉: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假期,到了开学大家还会再见的。借用张震岳《再见》中的歌词表达我的: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记得那天晚上剩下还没走的残部去公寓吃烧烤,大家推心置腹,述说着四年积攒下来的深刻情感和友谊,没人会掩饰自己的真情流露,夫复何求?

虽说人生如白驹过隙,得三五知己足矣,但是我还是后悔很多事情没有做,很多话语没有说,很有同学没有深入了解。但是必须面对的现实是:我们已经毕业了,将这一份感情牢牢放在心里吧。

再用五月天《如烟》里的歌词来作为结尾吧:有没有那麽一朵玫瑰永远不凋谢,永远骄傲和完美永远不妥协。让四年大学生涯作为永不凋谢的玫瑰,让我们永远以06生工作为骄傲,永远不向现实妥协。




对于沸沸扬扬的69圣战,我想说相比起“圣战”这两个字眼,我更喜欢69。圣战这两个字在我脑海里首先反映的是一群受到洗脑,近乎于狂热的极端分子为了排除异端,或者捍卫XX东西所挑起的战争。我本来以为是一场针对韩国明星的斗争,但是在见到其口号“脑残不灭,圣战不休”时才恍然大悟,原来重点是针对90后小朋友的批评再教育。

事 实上在我大概了解了一下情况以后,发现确实如此,对于整个事情的概括,一言以蔽之:一个韩国组合Super Junior(以下简称SJ)放出消息来要免费赠送5000世博门票(实际只有500张),然后招来了过多粉丝,因为抢票发生了踩踏事件并与维护治安的武 警发生冲突。

这次斗争的两方都具有“圣战”描述的基本特征,一伙是被SJ迷得不知道自己是谁的狂热“脑残”;一伙是被煽动得热血沸腾的无知“愤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缺乏思考的能力,更遑论独立思考了,我非常反对盲目性的极端崇拜。对于90后的小朋友喜欢和崇拜什么样的明星我认为即使是父母也是没有权利去干涉的,而我们就更是没有资格去干涉了,但是你需要明白你喜欢的是他们的哪一方面:歌声?音乐?舞蹈或者其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句“我喜欢他们的一切”,这个桥段大约只适合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些狂热的粉丝已经迷失了自我,以为SJ唯我独尊,不能容忍任何批评,贬低甚至诋毁其他人物,试问以此做法你将天下英雄置于何处?这本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你喜欢什么是你的自由,但是,你却没有权利和资格去诋毁别人。

而 另外那些人被称作愤青,愤青是形容激进的民族主义者,由于相当多的海外信息来源,包括历史观、时事报道等等无法正常流通,愤青的信息接受面往往受到很大局 限,导致部分人无法发展正常的、全面的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这些人容易以讹传讹,并受到各种貌似主流,其实是扭曲偏差的激烈言论、虚构消息所左右,造成越 趋激烈、自我强化的怪圈。他们没有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喜欢上纲上线,将很多问题提高到民族大义的高度,特别是喜欢将爱国家和爱朝廷混为一谈。愤青对于此 次事件的气愤主要在于有些粉丝对武警有不文明行为,但别忘了他们首先是国家暴力机器中的一员,接着才是普通人。所以他们的正确感受应该是为维护国家的良好 形象感到骄傲,然后才是感到委屈。那么不知道这些愤青在激动什么?
愤青和脑残其实何其相似,他们缺乏自己的思想,容易被别人所蛊惑煽动。 那么回头来看这场闹剧,这个幕后推动的手最终将引向哪里呢?试想一下最在意SB会的是谁,自然是CCP了,认为这场踩踏事件“破坏了中国的良好形象”,几 个韩国戏子就把盛会搅得乱七八糟,这成何体统,自然要煽动愤青去攻击一下韩国棒子;加之一些80后的黑客童鞋看那些哈韩的小朋友不爽,顺便也教育一下,让 他们认识到只有中国好;嗯,其实最重要的是可以顺便转移一下公众的注意力,不要把目光都紧盯在深刻的社会矛盾上,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

明天就是高考的日子了,突然推友发了一条关于推荐中大的“欢迎报考中大。大学城宿舍楼里卫生间的卫浴是toto的,体育课可以选修游泳,击剑,棒垒球和散打。当你毕业了,依旧可以凭借学生证无限制的进入各校区图书馆,一直到死去的那一天”
接着各位推友纷纷发推晒起了自己的大学(排名不分先后,为了隐私删去各位twitter ID):

北大打广告:你想成为薄熙来、习近平那种TG头子吗?你想成为余杰、摩罗、孔庆东这种SB吗?你想当伍皓这种五毛吗?你想杀了林昭这种同学吗?欢迎您到北大来。

欢迎大家报考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河畔的四川望江煽动颠覆职业学院,该校成立以来,培养了黄琦、谭作人、冉云飞、王怡、宋石男等有司敌人。为隐蔽起见,该校今年继续以四川大学名义招生,欢迎广大考生报考。

说一下我们学校吧。吉林大学新民校区,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校是马路大学,没有围墙,无法理解的请参考英国剑桥大学。

医学生命苦,期末时常见到厕所通宵背书的美景。毕业后最大的收获会是几十本砖头样厚的教材,和其他专业相比卖废纸有着先天的优势。欢迎有志穿上白衣拿起屠刀的男女生参考。 Read More →

促成我写成这篇文章的原因在于我的疼逊微博于开通两日后被无故“封锁”没有收到任何通知和警告的情况下无法登陆,但是其他人仍然可以登陆我的页面。以及福建福州市马尾县骇人听闻的“三网友诬告案”做出了判决。

只得请求朋友给发来张“遗像”以作留念

本人千辛万苦求得一枚邀请码后于4月13日中午12点左右开通腾讯微博,4月15日下午3点20左右先被无故禁言,后就出现如上图 所示的“系统繁忙,请稍后再试”的字样。腾讯的微博客们展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在短短两天内我的听众达到了400人,为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正如XX所说“如果哪天能做到‘一言不合,一拍两散’,而不是‘一言不合,将你屏蔽’,那么我们就取得了真正的进步”! Read More →

有句话说,如果只看新闻联播,你会觉得你生活在世界上最美好的国家中,公仆日以继夜的为人民的福祉操劳着,而社会一派和谐,道不拾遗。可如果你整天看Twitter之类的社会媒体,你会觉得这个社会没救了,到处都是阴暗和邪恶,真理永远得不到伸张。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你只能在两者中选择一个,你会选择谁?这个问题很真实,如果你来自国内,你甚至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GFW已经替你做好选择了。不过还是假设我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你会选谁?

说起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最近接二连三的校园屠杀案,好像是被人为集中在一起发生的。其实不止是这一次,如果你注意一下中国社会的现象,不仅仅是犯罪,但我暂时想不出一个好的例子:(它们通常都是井喷式的突然爆发,而不是平均分布在一个时间段上。警方并没有类似的交代,不过媒体报道的作用至少看上去是提醒了更多找不到债主的人一个可能的发泄方式。在针对可能会诱发效仿者的新闻事件中,媒体应该用何种方式应对,新闻联播和Twitter给了我们两种不同的道路。

新闻联播式的审查背后是由一种“无知即力量”的逻辑引导的。当然,客观上,种种社会问题,包括新闻联播更需要审查“群体事件”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对于群体事件来说,消息的传播几乎是挡不住的。一个罪案通常只会涉及几个人,阻碍消息传播的努力还可以理解;可当一个城市的人都上街了,谁还觉得消息可以掩盖住,那就是幼稚了。 Read More →

在开始更多的讨论之前,请容许我先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父母,是他们让我有写这篇文章的机会。

从山西的假地震,到赵本山春晚小品被指责调侃寡妇,再到所谓的几个80后副科级干部受到广泛质疑,再远的关于臭名昭著的所谓“砖家叫兽”我就不说了,民众对待这几件事情的态度无一不显示出独立思考能力的极度匮乏。以至于我突然明白了CCAV的存在价值,要是没有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个社会早就乱成不知道什么样子了。对于言论自由和舆论导向将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详细阐述我的观点。

先不说深层次的是否应该迷信权威,就是在表面层次的人云亦云就值得商榷,不可否认,中国向来推崇的是“一致性”,正所谓“法不责众”,在天朝,大家不妨回忆一下,家长最怕听到的是否莫过于“你的孩子怎么和别人不一样?”

曾几何时,电视广播和报刊作为民众获取信息新闻的仅有途径,有党性的保证和CCP宣传部的强力监管,自然是说什么信什么,无可厚非。但是到了现在的web2.0时代,民众成为了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独立思考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素质和技能。

对于独立思考(critical thinking,而不是independent thinking)其实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批判性思维,可以参考下面维基百科的定义: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包括思维过程中洞察分析评估的过程。它包括为了得到肯定的判断所进行的可能为有形的或者无形的思维反应过程,并使科学的根据和日常的常识相一致。其中的“批判性”(critical)具有不适用于特定情况的否定性含义。尽管“分析性思维”(analytical thinking)看起来更精确的表达了这种含义,但是相对来说,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除了含有分析的思想之外,还显然含有综合评估重建等思想。

批判性思维者从所有的意识方面收集材料:口头或书面表达、想法观察经验推理。批判性思维以智力上的标准为基础,这些智力标准不仅包括素材分类,也包括清晰可靠精确准确中肯深度宽度逻辑重要性以及公平
通过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理性地看待和解决问题。 Read More →